受疫情影响,今年江苏大学数学建模暑期集训换一种方式——在线上与大家相约。
为了适应线上集训的新形式,数学建模教练组的老师们在假期结束前就针对培训的方式、方法进行了反复地讨论和研究,并确定了授课与训练相结合、指导教师和组队1对1的新暑期集训方式。
8月4日,第一阶段的“数学建模常用算法和科学计算强化”在王林君老师的“培训介绍& matlab强化”课程中拉开帷幕。这一阶段的培训是对春季数学建模培训的精炼和升华,目的是强化和巩固学生们的建模基础,同时也能够使暑期新加入的学生有一个适应阶段。经过这一阶段的训练,准备参赛的学生可以对自己的专长有一定的认识,并能够初步确定今后在组队中的角色,方便进行更加完美的3人建模团队组合。
8月9日,组队完成的学生们开始了第二阶段的集训。这一轮集训是基于案例分析的数学建模深度体验和建模能力强化。在这一阶段培训里,针对2个数学建模经典案例,教师先授课,学生后训练,3天一轮。主要目的是在已有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,对学生们进行算法及写作训练。在这一轮训练中,对于每一支建模组队,随机地分配教师及时跟进学生们的建模赛题完成情况,并及时地给出指导和点评。这样的培训方式,对于建模组的各位教练也是一个全新的体验。各位指导教师在线上指导的过程中,不断地尝试、总结,渐渐地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线上培训方法。通过多次线上线下建模教练组交流讨论会,指导教师们彼此分享经验,探讨改进与学生的交流方法,弥补了线上培训交流不便的不足。
建模教练组线下交流讨论会
经历了前两个阶段的训练,学生们强化了方法、算法,并且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建模论文写作基础,接下来就是8月15日开始的第三阶段“数学建模实战和全真模拟”训练了。这一阶段,学生真正要从零开始:选题→确定思路→选择方法→搜集处理数据→算法实现→完成论文,5天一轮,一共三轮8个赛题(第一轮2个,第二轮3个,第三轮3个)。第三阶段开始,对每一个建模组队分配固定建模竞赛的指导教师,每天学生都要向指导教师汇报建模赛题的完成情况。因为线上交流,学生有时会产生惰性,所以教练们主动出击。每一轮的第1-4天,指导教师每天通过视频会议、QQ对话等各种方式督促学生,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建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,并要求学生在第4天结束之前提交答卷;第5天,建模教练对赛题进行讲评,并对学生提交的论文进行点评。8月28日,学生们按要求完成最后一轮全真训练题目,下午召开组会并进行集训后的工作安排。
集训总结组会
经过三个阶段多轮次的训练,共有55组共165名学生确定了最终报名参加2020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。
相比线下的集中训练,线上方式的培训没有了人山人海的火爆报名场景,没有了学生们面对着教练求知若渴的期盼,但是相约线上的教练组们付出了更多的热情和艰辛。培训如火如荼,一如既往地开展,师生们热情不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