培养目标:培养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,德智体美综合素质全面发展,具备坚实的材料、物理、化学、电子、机械等学科基础,系统掌握新能源材料、新能源器件设计与制造工艺、测试技术与质量评价、新能源系统与工程等方面的专业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复合型人才。本微专业学生适宜在新能源、新材料、新能源汽车、节能环保、高端装备制造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以及电力、航天航空、信息、交通等领域的研究机构、企事业单位从事研究、技术开发、工艺和器件设计及相关管理工作。
先修要求:高等数学、大学物理、大学化学。
课程设置:
序号 | 课程名称 | 学分 | 总学时 | 学时分配 | 性质 (必修 选修) | 建议修读学期 |
授课 | 实验 | 上机 | 实践 |
1 | 新能源材料概论 | 3 | 48 | 48 |
|
|
| 必修 | 5或7 |
2 | 功能材料及制备技术 | 3 | 48 | 48 |
|
|
| 必修 | 5或7 |
3 | 再生能源技术和材料 | 2 | 32 | 32 |
|
|
| 必修 | 6 |
4 | 储能材料与技术 | 2 | 32 | 32 |
|
|
| 选修 | 5或7 |
5 | 太阳能光伏技术 | 2 | 32 | 32 |
|
|
| 选修 | 6 |
6 | 能源环境化学 | 2 | 32 | 32 |
|
|
| 选修 | 6 |
7 | 能源化学 | 2 | 32 | 32 |
|
|
| 必修 | 6 |
其他说明:
1. 学生选本微专业,其与所属培养计划中所修课程等同认定不超过一门课程。
2. 本微专业所修学分至少为12学分。
咨询老师:梁向锋
咨询QQ群:1076893114